马约拉纳费米子是由物理学家马约拉纳(E. Majorana)于1937年预言的一种基本粒子,具有电中性且反粒子是其自身。在凝聚态物理的材料体系中,被拓扑缺陷束缚的马约拉纳准粒子,其产生湮灭算符满足自共轭关系,通常呈现出零能电导信号,被称为马约拉纳零能模,亦称“任意子”。理论证明,马约拉纳零能模满足非阿贝尔统计规律,对其进行编织操作,被认为是实现容错拓扑量子计算的主要路径之一。发现马约拉纳零能模,是世界科技前沿竞争激烈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与超导-半导体纳米线、磁性原子链、拓扑绝缘体/超导异质结等材料体系相比,铁基超导体具有单一组分、高温超导、本征拓扑等优异性能,可以避免复杂的材料结构设计和极低温的观测条件等问题,是研究马约拉纳零能模的理想载体。尽管人们已在Fe(Te0.55Se0.45)、(Li0.84Fe0.16)OHFeSe、CaKFe4As4及杂质辅助的锂铁砷(LiFeAs)中发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这些材料体系存在由于自掺杂带来的体态不均一、涡旋阵列无序且不可控、拓扑涡旋占比低等问题,阻碍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因此,如何获得大面积、高度有序且可调控的马约拉纳零能模阵列,是当前铁基超导马约拉纳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们率先在铁基超导体中实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的突破。最近,我们进一步在天然应变的 LiFeAs 中成功实现了大尺度、高有序且可调控的马约拉纳零能模晶格。我们的研究结果展示了马约拉纳零能模在未来拓扑量子计算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